近期,中国疾控中心有监测数据显示,我国新冠疫情在今年2月份平稳转段以后,进入局部零星散发态势,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,疫情有所上升,5月中旬以后进入了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。
(相关资料图)
对此,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,从发热门诊就诊的情况,我们可以看到4月下旬以来就诊的患者虽有所增加,但是整体远远低于上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时发热门诊的就诊量。
专家提醒公众,预防感染仍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;此外,面对新冠病毒不需要恐慌,注意日常防护、及时治疗是应对病毒的科学做法。
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,应急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帅告诉记者,近日急诊就诊人数大约增长了两成,新冠感染患者明显增加,“咽痛、乏力、咳嗽、发热这些症状最为常见,但据患者主诉,比首次感染时的症状有所减轻。”
应对第二轮感染,各医疗机构在药物资源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。目前,各医疗机构有3CLpro抑制剂奈玛特韦/利托那韦组合(Paxlovid)、先诺特韦/利托那韦组合、RdRp抑制剂阿兹夫定、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(民得维,即VV116)等药物供选择。
其中,由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、赵任教授牵头,联合上海7家新冠治疗定点医院共同完成的VV116对比Paxlovid试验获得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发表,结果显示,VV116具有疗效可靠、副作用小等特点,也为患者救治提供多一种选择。且目前民得维已纳入医保,市民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,但必须本人前来问诊,不可代配药。
此外研究显示,VV116口服吸收后,会迅速代谢为母体核苷(VV116核苷),它在体内组织体液中能广泛分布,经肾消除,不经肝酶代谢,不受肝药酶影响,临床应用时禁止用药会少,具有诸多优势。 (大众网)
【声明: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属于本网观点。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不作选择参考。】